【轉載】從破產到轉讓,這些粉磨站的出路在哪?
發布時間:2025-09-16 11:39:40
近期,行業內多家粉磨企業的動態接連引發關注,從破產清算到資產拍賣,不同企業的遭遇共同勾勒出當下水泥粉磨領域的艱難處境。
近日四川青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托管權成功拍出,競拍價格為510萬元,較于此前800萬元的首次競拍價格,降幅顯著。該企業現有兩條年產量為6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粉磨機)。
洪佳祿水泥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其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同時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于今年5月被當地法院裁定宣告公司破產。該企業有兩座50萬噸/年粉磨站。
更值得關注的是,當下部分粉磨站不僅面臨經營困境,即便企業主動尋求轉讓退出,也難尋接盤方。

近年來,水泥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多家水泥企業,尤其是水泥粉磨企業,接連走向破產或轉讓資產的道路。粉磨站作為水泥生態體系中的關鍵環節,其生存狀態直接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然而,當前水泥需求急劇下行,供需失衡嚴重,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使得眾多粉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面臨巨大威脅。特別是那些缺乏大型企業集團背景的獨立粉磨站,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中處于明顯劣勢,極易受到大企業的制約,甚至隨時可能陷入停產困境。
對于粉磨企業而言,要實現穩健發展,銷售區域水泥需求的支撐、穩定的熟料供應來源以及強大的企業成本控制能力至關重要。然而,在當前行業形勢日益復雜的背景下,這些關鍵因素正逐漸消逝。水泥需求的持續低迷,使得銷售區域的市場空間不斷壓縮;市場競爭的加劇,也讓熟料供應的穩定性大打折扣;同時,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環保成本的增加等,都使得企業的成本控制愈發困難。
業內人士指出,主動升級轉型、合并重組和退出市場成為粉磨站企業的三大主要出路。其中,主動轉型升級可從綠色環保、技術改造等方面著手。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粉磨系統的效率,降低能耗,不僅能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還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無論是主動退出還是被動退出市場,這都是水泥行業整體下行、供需矛盾激化后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從這一角度來看,破產的水泥粉磨站并非個例,而是行業調整的一個縮影。隨著行業的持續調整,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粉磨企業面臨類似的命運。
水泥行業的調整期既是嚴峻挑戰,也是難得機遇。水泥粉磨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條件和市場環境,做出適應性調整,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應積極關注行業動態,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行業規范,引導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推動水泥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