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全球水泥行業碳中和路徑
發布時間:2021-07-30 02:42:04

2020年全球水泥產量為41億噸,其中中國水泥產量為23.9億噸,約占全球產量的58.29%;印度水泥產量為3.4億噸,約占8.29%;越南水泥產量為9600萬噸,約占2%。
長遠來看,中國水泥產量達峰后,未來市場需求將逐步下降。而預計印度、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非洲地區的水泥產量會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而增加。
因此,在碳達峰、碳中和愿景下,全球水泥行業如何進一步減污降碳、提質增效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協會(GCCA)、歐洲水泥協會(CEMBUREAU)等行業組織及海德堡水泥集團(HeidelbergCement)、豪瑞集團(Holcim)、西麥斯集團(CEMEX)、老城堡集團(CRH)等國際水泥集團提出水泥行業價值鏈2050碳中和目標,實現混凝土碳中和。混凝土碳中和的實現覆蓋其全生命周期,包括生產、使用、拆除及回收等。實現路徑主要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生物質、替代燃料比例,發展低碳水泥以及推進新工藝和技術創新、控制水泥需求量等。
歐洲|歐洲水泥協會2050年碳中和路線圖
歐洲水泥協會Cembureau2020年發布了碳中和路線圖,提出了到2050年在水泥和混凝土價值鏈上實現凈零排放的雄心。該路線圖研究了如何在每個階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價值鏈—熟料、水泥、混凝土、建筑和(再)碳化—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該路線圖量化了每項技術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和技術建議來支持這一目標。

英國|英國水泥行業碳減排數字路線圖
英國混凝土與礦物制品協會(MPA)在2020年推出了2050年混凝土和水泥行業超凈零排放的路線圖,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負增長。MPA計劃通過脫碳電力和運輸網絡、替代燃料、低碳水泥和混凝土、碳補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等來實現這一目標。
“超凈零排放的路線圖”計算了每種技術的潛力以及可以實現的碳減排。CCUS技術對于實現凈零制造至關重要。根據路線圖,將實現所需碳減排的61%。MPA打算到2050年通過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及建筑和結構中混凝土的熱性能來減少運營排放,從而實現超凈零排放。

美國|PCA將在2021年底制定碳中和路線圖
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PCA)表示計劃在2021年底前制定路線圖,以幫助其成員公司到2050年在整個水泥混凝土價值鏈中實現碳中和。PCA堅持認為“混凝土對于建設可持續的未來至關重要”并加強了混凝土的優勢,例如能源效率、更低的生命周期成本、耐用性和彈性。該路線圖旨在解決行業面臨的問題,例如開發新技術以及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制定和采用相關法規。
加拿大|加拿大預計2021年底推出路線圖
加拿大水泥協會(CAC)和加拿大政府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將于2021年12月推出凈零碳混凝土路線圖,將為加拿大水泥生產上提供政策、工具和技術,以幫助到2050年實現凈零混凝土。這些計劃將涵蓋的領域包括:支持低排放建筑材料供應鏈,建立創新機會框架并讓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根據該聲明,該路線圖提出 2030 年潛在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為1500萬噸,此后每年減少 400萬噸。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在“以碳減排和降污染為重點 全面推進水泥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一文中提到“4月28日,中國水泥協會在成都召開的C12+3峰會上,參會大企業領導人達成了七條共識意見,其中第一條意見明確了當前水泥行業最重要的工作是認真履行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發展戰略,力爭水泥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是當前大企業的政治任務。”
他表示“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一場世界級的綠色革命洪流,洪流過后必有折戟沉沙者,對水泥行業的洗禮是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對水泥企業的洗禮是創新能力能否支撐其生存和發展。在要求提前碳達峰,實現碳中和的路程中,水泥行業必須堅持以碳減排和降污染為重點,發揮技術性減碳降污、結構性減碳降污和碳減排行業創新體系的協同效應,創新發展新理念,打造發展新格局,實現發展高質量。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迎接挑戰,“十四五”是水泥行業低碳綠色轉型的關鍵期。”